於是裝出生病的樣子,見了乳母。
乳母關心了他幾句以後,問:「王上以後打算如何?」
昭王:「如何什麼?」
乳母:「王后所出的蓮州公子若是亡故,王上總得另尋太子,繼承昭國。您如今年歲不小,耽擱不起了,還是早日想好才是。是二王子還是三王子?
「我看,三王子更好,他的生母是昭國人,不是他國之人。」
昭王心煩地道:「以後再說吧!那兩個孩子加一起都比不上蓮州的一半好,蓮州就是最適合當國君的王子。」
而在王后那邊,也遇上了一個人。
一個商人,借行商的名義,想辦法買通了王后手下的人,得以見了王后一面。
一見面便用地道的慶國口音說:「王后性命危矣。我傾慕王后,特來救您。」
王后聞言,佯作驚惶地問:「此話怎講?」
商人說:「王后所生的太子病危,王后只生有此子,今後很難再與昭王有孩子。
「若昭王另立太子,又從未撫養在您膝下,並沒有母子間的感情。
「您是慶國公主的出身,未必不會受到猜忌,屆時你該如何自處?您雖嫁到昭國多年,但實際上還是個慶國人啊。」
第64章
倘若澹臺蓮州當真危在旦夕,這些挑撥怕是能夠成功。
王后感慨道:「……你沒回來之前,幽國攻打昭國。昭國就曾向慶國求援,若是你沒回來,只怕慶國軍隊也會抵達。」
而她到時候會選做昭國的王后,還是慶國的公主。她沒再深想下去。
即便清楚地知道這是個動亂昭國的陰謀,卻依然會被觸及內心深處的晦思。
那昭王呢?昭王肯定會立那兩位嬪妃所出的王子中的一位來繼承王位,總不可能讓江山無主。
她心氣太高,彼時任性,為孩子被送走一事而遷怒昭王。
三四年後,母親在臨終前給她寫信,勸她要為自己的日後思量,淚言,不欲看她被送歸。她想要重修舊好了,卻見昭王有了新的妃子,盛怒而去。
王后將這事講給澹臺蓮州聽:「如今我再看以前的自己,只覺得幼稚可笑。一點情愛算什麼?為了置氣,我差點害了自己。
「對我們這些生於王室的人來說,繁衍子嗣是一種責任,也是保護。
「你的性子像我。我卻不希望你重蹈覆轍。」
順帶敲打一下澹臺蓮州。
都二十二歲了,還沒個對象。
澹臺蓮州一臉尷尬,瞄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父王。
父王臉上的尷尬也沒比他少到哪兒去,道:「就是蓮州沒回來,無論哪個孩子繼承了王位,都會尊你為太后,不敢逾矩。」
昭王不欲再在此問題上討論下去,他拿出自己當國君的氣勢來,帶點困擾,直愣愣地問:「那現在該怎辦是好?